
九月二十八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前往柏林,在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会晤时,答应朔尔茨的要求,遵守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托卡耶夫的表态获得了朔尔茨的赞扬,认为哈萨克斯坦在西方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终于站在了西方一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就在朔尔茨对托卡耶夫的表态大加赞扬的时候,托卡耶夫却遭到了哈萨克斯坦国内一些媒体和政客的反对,认为托卡耶夫的做法可能会破坏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把哈萨克斯坦带到危险的边缘。
针对国内的反对声音,托卡耶夫在九月二十九号的时候正式做出回应。他表示,自己虽然在柏林的时候,当着朔尔茨的面表示遵守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但是并不等于说自己和普京的关系、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就彻底破裂。
托卡耶夫解释了为什么要采取不反对俄罗斯,但是遵守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的理由。
第一,尽管托卡耶夫做出了上述表态,但是并不等于自己与普京的关系就完全破裂。托卡耶夫表示,自己经常和普京通话,两个人的关系很好。也就是说,哪怕自己说出了这番让普京不高兴的话,但是并不等于就破坏了两人的关系,最多也就是心里面有点膈应而已。所以,托卡耶夫告诉国内的反对者,不要大惊小怪。
第二,尽管托卡耶夫表了态,也并不等于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也会出现波折,会出现裂痕。事实上,哈萨克斯坦也好,俄罗斯也好,两国发展关系并不会因为在对俄制裁问题上的立场不同而发生尖锐的矛盾。因为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托卡耶夫就与莫斯科保持着相当距离。现在只不过是在柏林重新把自己的立场再次复述一遍而已。
第三,托卡耶夫强调,之所以在柏林表态,还是因为哈萨克斯坦国家利益,毕竟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并不等于就是哈萨克斯坦国家的利益。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独立三十多年的一个国家,当然有权决定自己的内政外交。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变局的情况之下,托卡耶夫作为哈萨克斯坦的总统,必须为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利益,必须为哈萨克斯坦的未来谋划。现在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国家利益,就是把自己的石油天然气把卖给欧洲。如果不遵守西方对俄罗斯制裁,这些东西卖给谁呢?
总体而言,托卡耶夫作为哈萨克斯坦的总统,当他在柏林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哈萨克斯坦虽然是一个中亚的大国,但是到底地广人稀,经济主要是外向型的外贸型经济,它的国际市场,一个是东方的中国,另外一个就是西方的欧洲。这种情况之下,托卡耶夫的表态当然要迎合德国人的需要。这就是朔尔茨对他高度表扬的一个原因。
不过,托卡耶夫的表态也向外界释放出了三个强烈的信号。
第一,托卡耶夫作为哈萨克斯坦的总统,对于国际关系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在托卡耶夫看来,国家之间关系再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现在最主要的利益,就是大力地发展自己的经济。只有经济上去了。托卡耶夫不管说出多么过激的言论,也不管说出多少让人惊世骇俗的话,他在国内的执政基础就比较牢固。
第二,从托卡耶夫的表态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已经进入到一个加速调整的变局当中。在这样一个变乱交织的演变过程中,哈萨克斯坦到底何去何从?这是托卡耶夫反反复复思考的问题。这两年以来,随着中美博弈和俄乌冲突的加剧,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的领头羊,它的地位一下子前所未有的凸显出来。中国、美国、俄罗斯都有求于哈萨克斯坦。这就给了托卡耶夫一个极大的战略机遇。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趁势而上,那真的枉为总统了,而托卡耶夫绝对不是一条躺平的咸鱼。
第三,从托卡耶夫的表态和其他中亚国家领导人近年异动来看,也反映出在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与这些前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关系确实是一言难尽。如果说像托卡耶夫这一代人至少是出生于苏联时期,对于苏联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也愿意加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俄罗斯的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俄罗斯自身经济实力的衰弱,俄罗斯的吸引力、莫斯科的凝聚力正在急剧下降。随着新一代领导人年龄的年轻化和他们所接受的西方精英教育。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俄罗斯与这些前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关系,要想维系下去,真的是太难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如果考虑到这种发展趋势,托卡耶夫在柏林的表态无疑也是向莫斯科敲响警钟。否则的话,只是仅凭对于历史的共同记忆,就想当然的以为能够处理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总而言之,托卡耶夫的这番表态,虽然招致了各种批评,实际上对于俄哈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多大影响。因为印度已经这么干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托卡耶夫的表态是表态,行动归行动。
